人工智慧普適研究中心 PAIR Labs
結合UAV監測之智慧農業栽培支援系統
計畫主持人:楊明德教授
摘要
本研究計畫目標為透過整合無人機(UAV)監測和人工智慧(AI)分析技術,建立UAV監測之智慧農業栽培支援系統。現今農業管理面臨各種挑戰,如農業經驗流失和人力短缺。本四年期計畫提出三個主要亮點以提供可能的解決方案,包含建構無人機多源影像資料庫、開發AI影像處理技術,建立無人機影像分析雲端平台,並擬定水稻生長監測的無人機飛行標準操作程序(SOP)。第一年,以台灣主要糧食作物-稻米為主,收集完整生命週期水稻生長影像,於NCHU(國立中興大學)實驗場,NCHU農業實驗站和TARI(農委會農業試驗所)收集超過10 TB的無人機多源影像數據,影像來源包括可見光譜,多光譜,熱影像和高光譜影像。本計畫目前已開發各種模型和應用,例如秧苗定位/計數、葉色分析、植株高度分析、綠覆率分析、產量預測、穀粒水分含量評估、災損評估,計畫使用卷積神經網路(CNN)的農作物辨識和整合邊緣計算的深度神經網路(DNN)模型。本計畫亦開發農業航拍分析的雲平台,提供如影像鑲嵌、影像紋理分析、植生指數分析和3D模型建立功能。
關鍵詞
無人機(UAV),無人機多源影像資料庫,無人機影像雲端平台,邊緣運算,卷積神經網路(CNN),深度神經網路(DNN)。
技術創新
- 建立無人機農業多源影像資料庫,以涵蓋水稻完整生長週期。收集了超過10 TB的無人機影像,包括可見光譜、多光譜、熱影像和高光譜影像。
- 實施涵蓋水稻生長階段的各種圖像分析,用於秧苗定位/計數、葉色分析、植株高度分析、綠覆率分析、產量預測、穀粒水分含量評估、災損評估和作物辨識。
- 開發用於開發水稻的實時作物識別模型的卷積神經網路(CNN)、深度神經網路(DNN)與邊緣計算能力。
- 建立農業航拍分析雲平台,提供無人機影像分析和專家諮詢系統。
效益
- 截至目前為止,已完成了354次飛行任務,建立無人機農業多源影像資料庫,包括超過10個TB圖像,包括可見光、多光譜和熱影像數據。
- 通過無人機影像校正、三維建模、正射影像和數值地表模型(DSM),處理後的圖像和原始數據存一併儲存於資料庫中,並顯示在網站上進行數據共享。
- 進行各種實地調查,以確定處理後的無人機圖像與水稻生長之間的聯繫,方便進一步應用。
- 開發水稻栽培支援決策輔助應用,如幼苗定位/計數、葉色分析、植株高度分析、綠覆率分析、產量預測、穀粒水分含量評估、災損評估和作物辨識,可應用於未來其他農作物。
- 基於CNN和DNN開發具有邊緣計算能力的機器學習模型,用於即時分類和物件辨識。
- 建立農業無人機影像分析(Beta)雲平台,無人機影像上傳能夠自動正射影像鑲嵌與三維建模,並與Google地圖與GPS重疊。